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唐代·刘长卿) 拼音版、注音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唐代 刘长卿) 拼音版、注音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唐代 刘长卿) 拼音版、注音
xún
nán
cháng
shān
dào
rén
yǐn
/
/
xún
nán
cháng
dào
shì
作者:刘长卿(唐代)
jīng
xíng
chù
méi
tái
jiàn
hén
bái
yún
jìng
zhǔ
fāng
cǎo
xián
mén
guò
kàn
sōng
suí
shān
dào
shuǐ
yuán
huā
chán
xiāng
duì
wàng
yán
原文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翻译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背景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